搜索

如何遠離職業病困擾?|《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

2024-04-29 0

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個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堅持預防為主,守護職業健康”。

圖片

職業人群是人類社會最富有生命力、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寶貴社會資源,勞動者的健康福祉與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息息相關。

如何加強保護勞動者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職業病有哪些危害

工作中存在著各種可能危害職業人群健康和影響勞動能力的不良因素,例如,生產過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如生產性粉塵、噪聲等),勞動組織或制度不合理,長時間處于不良體位或作業姿勢,廠房建筑通風不良等。

由于預防不當或技術局限性,職業性有害因素會進一步導致勞動者工傷、職業病、工作相關疾病和早期健康損害等,這些都會對勞動者身心健康和社會發展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由于職業病種類繁多,不同職業病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我國現行《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含了10類132種法定職業病,包括職業性塵肺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等。

怎樣守護職業健康

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通過有針對性地采取三級預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職業病的發生。

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是從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損傷,例如改進生產工藝,合理利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第二級預防,也稱發病預防,是通過加強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的健康監護,例如定期開展職業健康檢查,盡早發現健康損害、職業病和職業禁忌證等,以便及時處理、有效治療。

第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是指對罹患職業病的勞動者給予積極治療,并采取促進康復的各項措施。

預防職業病,保障職業人群身心健康需要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共同努力,采取綜合性的措施。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職業健康工作。《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有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職業健康保護相關政策文件的發布,旨在不斷加強職業健康保護,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工作與監督管理機制,提高職業病綜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用人單位作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應為勞動者創造有益于健康的環境和條件,有效控制職業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

用人單位應通過健康企業建設、爭做“職業健康達人”、職業健康科普宣傳等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勞動者對體面勞動、健康工作的共識。

勞動者應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積極學習正確的職業健康知識,樹立規范的職業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主動預防職業病和工作相關疾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武义县| 兴和县| 雷波县| 苗栗县| 鄂托克前旗| 轮台县| 临沂市| 名山县| 阿拉善盟| 永春县| 仪陇县| 龙陵县| 泾阳县| 元江| 玉门市| 丁青县| 泗水县| 湖口县| 宁德市| 兴国县| 牡丹江市| 舒兰市| 扎赉特旗| 太原市| 清原| 汉源县| 昆山市| 河北区| 乌恰县| 蕉岭县| 淮北市| 宁夏| 娱乐| 嵩明县| 竹山县| 宣武区| 毕节市| 漳州市| 修文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