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礦始終把班組建設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動力,用班組建設成效驅動全礦工作整體提升,培育出了一批對標先進、規范管理的優秀班組,成為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
多措并舉,開展班組多元化培訓。新發礦各班組利用班前時間全員進行“學習興礦”集中答題學習,遇到難題員工們相互探討,既提高了答題的準確率,又增強了記憶。他們把“一日一題”作為班前五項流程的重要一項,持續抓學習抓推進。根據當前安全管理重點,有針對性地出題,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堅持開展案例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和現身說教,隨時更新案例,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員工。開展溫情教育,專門錄制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親情寄語,每次收看都觸動著員工的心。在班組醒目位置張貼“安全提示”,在員工更衣箱內張貼全家福照片,每天兩次提醒員工牢記家人的安全叮囑。各班組加強違章違紀管理,在對責任人處罰的同時附加其他處罰。如發生“三違”,不但按規定處罰,還要對“三違”人員實行停止工作辦班學習。對嚴重“三違”人員,不但辦班學習,還要找其家屬到礦簽訂聯保協議,使“三違”人員既掏票子,又牽連家人。同時,還開展專題培訓,根據施工地點災害類型,由井區主任工程師有針對性地舉辦瓦斯治理、防沖防突等專題培訓班,特別是對文化程度低和易違章的員工開展《崗位責任制》專題強化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強化管理,規范班組流程化作業。新發礦各班組嚴格執行“五項流程”剛性規定,班前點名、安全學習、布置任務、安全提示、安全宣誓全部做到位,多年來持之以恒,從未間斷。在接班后嚴格現場安全確認,各班組長第一個進入工作面,對上個班的工作情況進行細致檢查,從文明生產,到瓦斯和通風情況,幫壁,支護情況,實行“零隱患開工”安全確認制度,確認完畢后認真填寫小班安全質量驗收單,發現問題、隱患及時排除和整改,隱患不排除,問題不整改,決不開工生產。嚴格安全監督檢查,由班組長、群監員、瓦檢員對作業過程實施動態巡查,按照本崗位監督管理標準,對各崗位作業情況進行現場監督,詳細記錄工作任務、工作進度、工程質量、安全狀況、材料消耗等內容,隱患實行現場閉合處理,促使班組每名員工干安全活、干精細活、干標準活,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工時由班組長與班組員工對當班的安全質量進行評估,認真填寫班后記錄。升井后,及時組織當班民管小組成員,認真總結當班工作情況,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績效考核打分,詳細填寫《小班工資評分表》,對員工最關心的工資分配做到了班清班結,實現公開、透明。
以小見大,實施班組個性化激勵。班組管理的好壞是全隊工作的晴雨表。為此,新發礦52掘進隊率先創新管理方式,用班組管理的“小手筆”驅動全隊整體工作提升。定出“小規矩”,每個班組都根據礦規定政策,大家一起商定班組管理辦法,這樣既充分尊重了員工的意愿,執行起來也更順暢。樹立“小楷模”,每個班組都選拔出一名素質好、能力強、業務精的“小楷模”,用他的言行舉止感召人、鼓舞人,在班組管理和生產作業中起表率作用。賦予“小權利”,對班組長充分放權,班組長有安排當班組員分工、勞動組織、二次分配等權力。給予“小待遇”,礦規定班組長掙員工平均工資1.7倍,被評為優秀班組長的可以優先列為隊長后備,享受優先療養休假等福利。開辟“小園地”,為每個班組開辟出一塊能武裝員工思想、美化員工心靈的“小園地”,開展宣傳、教育和文化娛樂活動,營造輕松團結的文化氛圍。搞好“小核算”,按照以量計資規定,所有組員按崗位和工作量不同實行差異化核算,現場評定,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提高了班組成員工作的積極性。解決“小問題”,班組長是班組的“家長”,不但要組織安全生產,還在關注員工生活中的“小”事,通過解決好這些“小問題”,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感、歸屬感。征集“小點子”,鼓勵班組成員獻計獻策、提出合理化建議,鼓勵員工搞小改革、小發明、小創造,區隊拿出專項資金對“金點子”進行適當的獎勵。執行“小懲罰”,對在安全、質量、成本、任務考核不及格的,一律落實到個人,10元、20元同樣是懲罰,促使其加強責任心,增強責任感。
新發礦52掘進隊中的先優典型班組長趙民生表示:“雖然我們在班組建設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點滴成績,但還有很大差距,我們會虛心向先進學習,向先進看齊,更好地推進班組建設,為新發礦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