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職能服務中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集團“夯基礎、上標準、抓長遠、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為指導,堅持固強補弱,不斷夯實管理基礎,提升服務水平,力爭實現“五零”高效服務目標。
把平臺建設作為中心任務,持續做好數字化建設。社職中心深入落實集團、公司有關“四化”建設的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快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進程,依托數字賦能,持續創新社會職能管理服務新模式,全面實現社職中心的智慧管理。各級組織進一步完善人員檔案信息庫,通過數據庫,及時掌握人員的動態信息,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在工傷、保險、統籌外等系統中自動生成資金預算,并與財務管理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確保預算的準確性。通過大數據分析本單位員工的工作績效,以業務量為考核指標,將各科的業務量分為不同的名次和相應的檔位,做到以量計資、分配結算等,實現智能績效考核。加強安全防護等措施,保障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充分利用平臺數據和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數據異常、賬戶異常、保險欠費、不能及時退休、不合規支付等情況。通過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了退休生存認證、參保人數、人員增減等信息的網絡互聯互通,達到數據共享。
把合規管理作為首要責任,全面提高經營管控力度。社職中心堅持合規管理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風險規避緊密對接,從制度機制上規避風險。他們按照巡查巡視內外部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專業進行監察,確保無遺漏、無死角;對合規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填充和完善合規管理制度,修訂考核評價辦法,提升制度的有效性與適用性;對合規管理風險庫進行補充,并制定整改措施,落實責任主體;制定整改清單,閉合整改清單,落實整改時限。通過不斷鞏固提高合規管理水平,有效地規避了各種經營風險。
把精細管理作為第一要務,抓實落靠降成增效目標。社職中心科學運用降成增效“指揮棒”,有效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他們加大專項治理清理力度,重新梳理“四險一金”和薪酬的繳費、參保工作流程及核對繳費基數力度,通過達標檢查等提高工作質量,避免企業損失。加大工傷管理力度,加強對工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力度,杜絕虛假費用。加大對工傷醫療費用審核力度,杜絕傷病混治。加強對工傷患者在院情況檢查力度,杜絕掛床現象。加大生存認證管理力度,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生存認證工作,利用平臺預警功能,對規定時間未認證人員自動停發待遇,及時追繳多領待遇。